2025-05-09 17:00来源:本站编辑
我并不完全赞成作家萨拉·惠勒(Sara Wheeler)所称的“大威利探险派”。“对我来说,”我曾经高傲地吟颂道,“探索不是征服自然,不是插上旗帜,也不是为了留下印记而去没人去过的地方。恰恰相反。“更重要的是一种探究的精神,”我接着说。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个地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我们希望我们的探险者成为什么样的人呢?那种有着钢铁般的眼神和冰霜般的额头,不顾困难默默地跋涉到极地的人——尽管他们发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从来都不太清楚?或者我们更愿意有一个科学家——一个戴着眼镜的专家,比如,穿着羽绒服,在一个预制小屋里过冬,真正推动人类知识的发展,但坦率地说,有一点,嗯,沉闷的风险?
埃尔林·卡格是前者。众所周知,他是第一个不仅登上南极和北极,还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毫无疑问,他的耐力和意图。尼尔·舒宾,我们知道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r·本斯利有机体生物学和解剖学教授”,是后者。懒汉也不是。
舒宾。他在一篇严谨、不带激情的文章中概述了那些站在冰原上的人,就像极地研究一样。美国宇航局的Terra卫星记录了拉森B冰架的破裂。然后是丹麦物理学家威利·丹斯加德,他对冰芯的勤奋分析向我们揭示了几个世纪以来地球温度的惊人上升。接下来是一个寻找陨石的日本团队;其他人则在追踪笨重恐龙的脚印;还有一些人在研究各种生物对防冻化合物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