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带瘤生存十年:罕见靶点规范化治疗成关键

2025-05-25 18:54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这篇报道聚焦于中国肺癌防治现状,特别是针对罕见靶点诊疗面临的挑战与进展。文章引用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指出,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106万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2%,死亡病例73.33万例,占比28.5%。尽管ALK、ROS1等罕见靶点阳性率较低(如ROS1融合阳性率约2%),但患者绝对数量仍不容忽视。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强调,通过规范化的靶向治疗,罕见靶点患者生存期可显著延长至8-10年,使肺癌转变为慢性病。然而当前诊疗仍面临多重困境:基因检测率不足、样本质量要求高、检测费用自付负担重、基层检测能力薄弱等问题制约着精准治疗的普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检测周期较长(2-4周),部分患者被迫先接受化疗而非最优的靶向治疗。 报道同时揭示了医疗资源区域差异问题,指出《"千县工程"》方案正着力提升县域医院肿瘤诊疗能力。专家建议通过多基因联合检测降低成本,建立区域性检测平台,并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短期进修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生操作技能。文章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罕见靶点认知提升、检测标准统一和诊疗流程优化,以实现肿瘤诊疗的规范化与同质化发展。

时光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